为拓宽学生视野和知识面、活跃学术气氛,丰富第二课堂内容,2018年4月25日13:30,在我校教一202教室,胡孝申教授为外院2016级全体学生作了一场题为《翻译原则探讨》的学术报告,部分感兴趣的老师也积极参加。
胡孝申教授首先结合实例给翻译下了合理定义。他认为翻译是意义在不同语言之间的传输,是语际之间跨文化交际的实现,是需要译者在翻译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理论。在此基础上他提出翻译的正确过程:重要意义的类型和确定;主客观条件、目的制约与可供舍取的选择范围;翻译原则的灵活运用;信息最大化:在尽可能多的层次上让译文读者了解到原文读者得到的信息,胡教授强调其前提是:符合翻译的目的,与该次翻译任务的主客观允许的范围之内。
胡教授进一步说明为了实现翻译过程中的目标,译者需要思考的几个必要方面,例如译者的任务,责任范围的确定;当时当地条件与要求,主要包括时间、空间、主客观的状况;必然的道理:任何不合理要求,都不可能实现;创造性叛逆的不可避免性,得与失的平衡,根据具体情况。最后一步,翻译完成后需要检验:翻译任务是否得到完成?质量如何?译文是否能够在译入语的环境氛围中得以生存?重要信息的保存情况,是否有调整的空间和余地?
根据以上的几个问题,胡教授提出如何建立合理翻译理念:翻译实现对包括译者在内的主客观条件,决定了翻译可以做到极限;译文与原文之间的异同程度,根据实际情况会有或大或小的差距;翻译的单向性和双向性;技巧的使用,得失取舍。
在讲座的最后,胡教授通过翻译实例展示了一些翻译技巧。例如注意上下文的制约,注意原文的修辞,注意综合调整,注意切分对比和重组。翻译需要实现四个目的:Pragmatic function,Deep intended and metaphorical meaning,Rhetorical style,Surface literal denotative meaning。
在整个讲座过程中,胡教授毎讲一个问题都举例验证,简洁明了,妙趣横生。例如在讲到翻译是意义在不同语言之间的传输时,胡教授引用了“意思”这个笑话,具体是小王给局长送红包。局长:你这是什么意思。小王:没什么意思,意思意思。局长:你这就不够意思了。小王:小意思。局长:你这人真有意思。小王:其实也没有别的意思。局长:那我就不好意思了。小王:是我不好意思了。胡教授强调这里的“意思”就不能简单的翻译成meaning了,而应该视具体含义而定。
在讲到译者的思考,不合理要求,都不可能实现时,胡教授讲了一个如何翻译英语中的绕口令的例子。具体是Shesellsseashellsbytheseashore.翻译成汉语是:她在海边卖贝壳。但是如果强调原语是练的英语中的两个发音[ s ] [ò],那翻译成汉语的绕口令:四是四,十是十,绕口令四是四,十是十,关于四是四,十是十的绕口令。四是四,十是十;十四是十四,四十是四十;别把四十说喜席,别把十四说席喜。要想说好四和十,全靠舌头和牙齿。要想说对四,舌头碰牙齿;要想说对十,舌头别伸直。认真学,常练习,十四、四十、四十四。但是这样就完全失去了原文的含义。
翻译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,在其长河中,诞生了很多的翻译理论和翻译大家,胡教授结合自己的研究和实践,提出了自己对于翻译的看法,讲述了怎么正确认识翻译,做翻译的过程,译者要考虑的要素,翻译理念的建立,给迷茫中的想要从事翻译的同学和老师们以启示,犹如拨云见日,让人心里豁然开朗,对于我院的学术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。讲座中严谨的治学态度、扎实的英汉语储备、风趣的语言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此次学术讲座非常成功,在同学和老师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。